金山办公在电力建设大会数智化发展论坛上进行办公数字化实践分享特别定制,数字化办公电力行业解决全案发布此次电建大会以赋能电力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促进数智化转型及科技创新是其重要的意旨所在。
但比起受苦的居民,最惨的还是畜牧业,一家养鸡场因为换气扇无法启动,1000多只肉鸡活活热休克而死,场主损失近1亿越南盾。高温之下,一场抢电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焦急局促之中,越南想起了老邻居。事实证明,还是乐观了。如果说紧张的电力是对越南的一次大考,显然,这次越南没有通过测验。制造业繁荣带来的电荒困局,中国同样经历过。2001年,加入WTO后,东部沿海地区用电量激增,比如广东省主动提出,每年需要新增1000万千瓦的发电量。
5月,热浪席卷东南亚,越南最高温度直抵43.8℃。在北部工业带,即使是富士康、佳能这些外资大户,也得不到特别照顾必须24小时轮流停电。基于弹性控制暖通、照明、充电桩等设备实现柔性负载。
在楼宇方面,施耐德电气的微网解决方案同样有着优秀表现。该园区创新性地引入物联网技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建立动态能源模型,同时部署基于EcoStruxure Power架构的端到端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优化控制高能耗流程。在政策影响以及用户侧消纳需求持续扩张的推动下,更多可再生能源被纳入电网,增强能源网络的交互性已然成为实现脱碳目标的必由之路。将传统的能源消费向产消一体化转型,使网内终端用户从中受益,让用户从能源的消费者变为产消者。
随着传统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开放互动、智能友好的新型电力系统演进,以新能源+储能为基础的智能微网模式能够解决分布式发电的波动性、间歇性难题,为推进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以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强劲助力。凭借绿色能源管理累积经验、完备的软硬件产品、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从咨询到落地的服务与解决方案能力,施耐德电气将立足中国市场,通过创新引领,为市场源源不断地输出绿色数字化解决方案,积极赋能各行各业实现对能源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该图书馆已作为当地的首座近零碳建筑,成为新地标。随着碳中和进程的深入,我国能源结构正在由传统的石油、煤炭向新能源转型,双碳实践加速融入千行百业。深入行业前端 助力企业零碳愿景落地成真施耐德电气具备软硬兼施、从控制到硬件的完整方案能力和产线布局的完整服务体系,通过对并网资产和分布式能源的高效管理,可以帮助各个行业领域建立高效韧性可持续的智慧能源体系。为此,施耐德电气推出了微网解决方案,以EcoStruxure Microgrid Advisor微网能源顾问(以下简称EMA)作为核心,通过边缘控制与互联互通的设备实现控制指令和数据传输,满足市电接入、分布式发电设备和用能设备的多种调配需求。
微网关联能源设备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能源产消者以数字技术与电力系统融合为契机,借助EMA,在实现分布式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的同时,大幅节约用能成本,不仅重构了电力系统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也在逐步实现碳中和愿景。以施耐德电气携手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国网无锡综合能源公司共同打造的无锡零碳灯塔制造示范园为例。随着更多的新能源接入并改造现有能源系统,传统能源系统单向能量流开始转变为新能源多能融合、产消互补,用户逐渐从传统能源消费转变为能源产消一体化转型,由此带来愈发普遍的分布式新能源建设、高波动性和随机性的新能源发电,以及日益增加的能源成本。通过对实时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监测各设备的运转情况及能效,并根据实时电价、天气数据及用电量,适时调整资源调配,让厂区和园区实现从新能源发电端,到电能储存、负荷用电需求的完美平衡。
清洁用能:提升用户新能源消纳水平,优化碳足迹,助力建设零碳示范场景。通过综合能源利用和管理,该园区完成了对资源消耗的持续监测与能源系统的大幅优化,在确保系统100%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实现100%绿电消费,工厂运营阶段平均度电成本降低7%,减少基础设施投资500万元,年生产效率提升14%,为促进用户侧综合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树立了行业典范。
至此,微网恰逢其时。兼容支持并网型、孤岛型、并离网型等多种类型微网的动态接入。
国家能源局2023年6月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引。如何保证本地新能源最大化利用? 如何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如何实现更为经济的用能成本?都是目前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施耐德电气已在全球部署安装了超过800个微网解决方案,覆盖包括工商业、充电场站、油气化工、零碳园区等多个领域,精准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诉求。为此,该图书馆与施耐德电气通力合作,引入微网解决方案,通过EMA实现对建筑内光伏、储能、充电桩与其他用能设备的有序管理,降低能耗与用能成本。智慧实时分布式能源管理 四大核心价值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施耐德电气认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的本质,就是适应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过程国网陕西电力发挥电力投资带动效应,全面建强特高压、超高压主网架和现代智慧配电网,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实到项目建设各环节、全过程,全力推动643个省级重点项目早开工、早投产。
清洁电能从这里出发,被送入千家万户,为三秦大地美好生活助力,为陕西高质量发展赋能。7月4日,在比亚迪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施工现场,国家电网陕西电力张思德(扶风之光)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对照供电方案和竣工验收标准,全过程紧密跟踪受电工程施工进度,检查电缆通道开挖许可及开挖情况,高、低压盘(柜)装设以及配电室接地情况。
今年,陕西电网迎来十四五电网建设高峰期。一季度,陕西电网新增并网新能源发电装机155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达9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5%。
从我们第一个自建项目并网到现在,在项目推进的各个环节供电公司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支持。7月3日,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延铁路西安联络线工程工作人员胡加富对西安临潼区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安全员刘志强说。
延安市黄陵矿业店头电厂和延长石油富县电厂750千伏送出工程竣工投运,乾县750千伏变电站主变压器扩建工程建成投运,榆林330千伏曹家滩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年初以来,电网建设工程项目稳步推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陕能榆林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小勇说。据估算,今年陕西电网并网新能源发电装机预计达4300万千瓦,十四五末达5950万千瓦,占全省发电总装机的50%。融合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公司加大电网发展投入力度,国网陕西电力立足一张网新起点,形成政府挂帅、企业实施的电网建设模式,加快推进电网工程建设。
为高效推进电网建设,国网陕西电力做实可研初设一体化管理,提前完成十四五电网规划前期工作,统筹建设资源,科学合理编制电网建设进度计划,针对迎峰度夏重载满载变电站主变压器增容扩建等重点工程,开通绿色通道,稳步推进各项建设工程。从毛乌素沙漠到黄土高原,从关中平原到秦巴山地,座座铁塔耸立,银线凌空飞贯。
国网陕西电力通过一对一跟踪、一条龙全过程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各阶段可靠用电。抓攻坚 电网建设蹄疾步稳6月30日,在西安市长安区北湖村110千伏1820滈郭线路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紧张有序地进行并网前运行的准备工作。
层峦叠嶂,满眼苍翠,蓝色光伏板点缀其间,白色风机叶片随风转动。促转型 新能源发展风光无限陕北地区既有丰富的煤、石油等传统能源资源,也不乏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吸引了众多新能源企业入驻。
2022年,陕皖、陕豫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110千伏及以上项目核准110项,同比增长29.4%,110千伏及以上线路工程开工2136千米、变电容量1774万千伏安,投产1087千米、变电容量837万千伏安,5909项配网工程建成。2021年8月6日,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揭牌成立,陕西电网开启融合发展新征程。国网陕西电力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从用得上用得好两个方面,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优服务 重点项目加速落地你们及时建好供电设施,给我们提供了可靠的供电保障,施工还不影响我们的正常用电,很给力。
该公司严格管控配套供电项目建设,强化跨专业协同配合,确保限时办结,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国网陕西电力有序推进电网工程建设,服务新能源电源并网,并通过市场化手段积极消纳新能源电量,持续推进新能源场站性能优化提升工作,全力服务陕西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陕西作为能源资源大省,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双碳目标指引下,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着眼全国发展大局,立足陕西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明确主攻方向,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
以陕能榆林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为例,目前,该公司已在陕北地区建成投产新能源场站12座,其中光伏电站7座、风电场5座,总装机容量73万千瓦,年发电量12.5亿千瓦时。宝鸡扶风县供电公司营销部客户经理金榃森向项目经理刘鑫汇报项目施工情况。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志美行厉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